会议专题

"反讽是中庸的情志"--论托马斯·曼的诗性伦理

  反讽是托马斯·曼—以贯之的文学—政治姿态。在哲学层面上,反讽表达的是"精神"与"生活"之间的紧张,而在思想史层面上,它则体现了德意志"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紧张。曼氏早年基于保守主义的价值立场,将反讽理解为爱欲,其内涵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时刻:康德式的、席勒式的、以及浪漫派的反讽。其中,反讽的浪漫派时刻蕴含着"保守革命"的思想命题。在1920年代初,曼氏借助于歌德的人道理念,赋予反讽以客观性的内涵,并形成了一种人文主义的诗性伦理。而其思想实质是为现代市民秩序(魏玛共和国)辩护,这也是曼氏与其时"保守革命派"的根本思想差异之所在。本文立足于魏玛共和国的思想语境,着力于分析曼氏反讽概念诸维度的诗学—哲学内涵及其思想史命意。

反讽 爱欲 保守革命 歌德 市民性

黄金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2018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与阐释深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163-177

2018-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