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世纪以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分析--基于四份CSSCI中国语言学来源期刊文献的统计

  本文从文献总体状况、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宏观层面对2000-2016十七年间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发现:(1)理论介绍型论文大幅减少,实证研究型论文大幅上升;研究者中出现了一些高产研究者,高产作者多有合作团队,说明团队合力攻关已成趋势。(2)偏误分析、习得研究是热点,认知过程研究发展迅速,偏误分析和习得研究侧重语法,认知过程研究侧重汉字和词汇。(3)研究对象的阶段分布上,共时的静态研究占多数,历时的动态研究尚需加强;研究对象的母语背景分布上,差异性研究占多数,共性研究占少数。(4)基于语料研究法倾向应用于语言特征研究,实验研究法倾向应用于内部习得机制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倾向应用于学习者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 总体状况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毕晋 肖奚强 程仕仪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四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

江苏扬州

中文

403-419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