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苦参提取物致大鼠肝毒性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为观察苦参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苦参可能的肝毒性机制,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苦参提取物(extract of Sophora flavescens,ESF)0,1.25和2.5 g/kg 14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组间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数据显示,三组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在14天后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出15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苦参主要干扰了大鼠体内的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苦参的肝毒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高分辨质谱 代谢组学 苦参 肝毒性 尿液

姜鹏 孙言才 蔡颖 王欣晨

安徽省肿瘤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2018年长三角色谱分析技术共建共享创新成果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185-193

2018-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