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单方"名词源流考

  "单方"作为一词,现最早见于晋代《肘后备急方》,概念与现代术语"单方"基本相同,已能初步反映出本术语内涵;而在此之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著中均已出现一味药所组成的单方。自《肘后备急方》中提出"单方"之名,后世历代著作多有沿用,如《滇南本草》《本草纲目》《本草新编》《本草逢原》《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等,并对"单方"进一步阐释概念内涵。现代有关著作均以"单方"作为规范名,如《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单方:多指民间流传的药味简单,取之容易,用之方便的方剂。"《中医大辞典》:"用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针对主证治疗,取其力专而效速。如甘草绿豆汤治毒菌中毒。又单味药亦称单方。""单方"概念内涵得以完善,即指由单味药或简单的药味组成的方剂。文章梳理了"单方"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古籍中的不同内涵,考证了当代"单方"概念的历史源流。

单方 名词 源流 考证 《肘后备急方》

赵黎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合肥230012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济南

中文

67-73

201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