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北方城市供给和需求侧热电比特征分析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的供热方式,约占总我国北方地区总热源的51%,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在提升热电联产的能效和降低排放上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将更多的关注热电厂在整体能源系统中的作用,通过计算城市能源系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热电比,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文章共完成8种不同供热方式的供给热电比以及19个城市需求侧的热电比的计算,经过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各城市的最大需求侧的热电比受到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1.0~5.9之间变化.2)各种供热方式的最大供给侧热电比的绝对值在0.6~+∞之间变化,若某供热方式需要消耗电则其热电比为负值.3)大部分情况下,最大供给侧热电比低于最大的需求侧热电比,4)降低热需求、充分热回收和热泵等高效的电供暖方式可以帮助缓解供需不匹配情况.5)燃气电厂的最大供给热电比远远小于大部分城市的最大需求热电比,因此应当限制其发展.本文结论将为城市能源规划以及城市能源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热电联产 热电比 供需匹配 城市能源系统

尹顺永 夏建军 方豪 江亿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供热学术年会

吉林

中文

104-111

2018-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