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科普、科幻创作人才的若干思考
2015年,刘慈欣先生凭《三体1》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次年,郝景芳女士也凭《北京折叠》一文获得第74届雨 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两次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激发了民众前所未有的热情,使中国的科普、科幻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相应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目前,中国的年轻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十分有限,能创作长篇的更是屈指可数,后备力量青黄不接。由此可见,培养专业、高素质的科普、科幻创作人才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养 科幻创作 科普化
胡婷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66-269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