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南省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HIV/AIDS病人生存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河南省抗病毒治疗(ART)不同时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的生存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河南省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且≥16岁HIV/AIDS病人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依据ART时间分成2003-2005年(十五期间)、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三个时期,每个ART时期内新入组治疗病例为一组,比较分析三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况,SPSS 23.0统计分析,寿命表法计算各组病人的累计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不同ART时期HIV/AIDS病人生存状况的差异,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ART时期死亡风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ART时期入组治疗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HIV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及初治ART方案均有差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艾滋病病死率分别为7.91/100人年、5.19/100人年和2.66/100人年,三个不同ART时期病人的生存状况有统计学差异(x2=454.02,P<0.05),十二五期间5年累计生存率0.89,高于十一五期间5年累计生存率(0.79);十二五期间3年累计生存率0.93,高于十五、十一五期间3年累计生存率(均为0.84).十五、十一五期间病人的死亡风险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2.649倍和2.155倍.结论: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病死率下降,死亡风险降低,抗病毒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抗病毒治疗 不同时期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人 生存分析

陈昭云 孙燕 赵清霞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1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西宁

中文

48-52

201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