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城市区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工作探讨--以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过度捕捞使一些传统的经济物种资源枯竭,水电开发、港口码头阻碍了中华鲟、鲥等濒危物种的洄游繁殖,繁忙的航运船舶、港口码头挤占了江豚等大型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导致了水生生物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作为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生物对维持水域生态系统平衡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避免珍稀水生动植物灭绝有效的方式。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快,城市不断扩张,对长江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保护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及其栖息环境,2014年9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与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保护区建立在偏远、人类活动干扰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南京作为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组织专家严格论证,率先在繁华喧闹的主城区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本文以南京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经济发达城市区域设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及问题,为水生生物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水生生物资源 保护区 问题 建议
南京市豚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南京市豚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江苏南京,210036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52-157
2018-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