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胡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胡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2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胡蜂蜇伤患者714例进行筛选,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90例,按照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72例)和非AKI组(418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胡蜂蜇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AKI组比较,胡蜂蜇伤发生AKI组患者年龄更大、器官功能损坏更严重、病死率更高;筛除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蜇伤伤口数量、蜇伤后首次就诊时间、蜇伤部位、血红蛋白水平、蜇伤后24小时内补液量等,是胡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胡蜂蜇伤后发生AKI组的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大于非AKI组;胡蜂蜇伤后首次就诊时间过长、多处蜇伤、贫血、蜇伤在头部、蜇伤后24小时内补液量偏少是胡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胡蜂蜇伤患者早期治疗和积极预防AKI的发生对患者预后至为关键。

胡蜂蜇伤 急性肾损伤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预后

陈萍 孙钰文 孙毓徽 姚伟 陈宗运 肖敏

锦州医科大学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湖北十堰442000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湖北十堰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湖北十堰442000

国内会议

2018全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十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46-249

201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