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胡蜂毒素基因VT-1的克隆和减毒抗原设计
目的:黑胸胡蜂是秦巴山区胡蜂蜇伤的主要蜂种之一,严重危害该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目前缺乏对其毒素成分的认识,制约了胡蜂毒素抗毒血清的研发。方法:我们通过胡蜂毒腺组织的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黑胸胡蜂毒腺组织cDNA的序列信息库;根据毒素蛋白质研究提供的一小段蛋白质序列,将本地Blast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结合在一起,克隆得到一个黑胸胡蜂毒液蛋白磷脂酶A1的基因序列,命名为VT-1;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VT-1的蛋白质序列和三级结构。结果:序列分析显示,VT-1蛋白质与己发现的磷脂酶A1蛋白同源,属于磷脂酶A1家族成员;结合VT-1和其它己经报道的磷脂酶A1序列,采用空间结构预测和序列比对方法发现: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含有保守谷氨酸(E),在Ca2+存在下,可能增强VT-1的磷脂酶活性,提高毒性;根据磷脂酶VT-1盖结构域中谷氨酸(E)保守性,设计了两个VT-1的减毒抗原。结论:我们的工作为深入阐明黑胸胡蜂毒素磷脂酶A1的毒理机制提供依据,为靶向黑胸胡蜂磷脂酶A1的抗毒血清研究奠定基础。
黑胸胡蜂 磷脂酶A1 cDNA 抗原
刘亚茹 孙钰文 孙毓徽 陈萍 姚伟 柴林 杨贤义 陈宗运 肖敏
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国内会议
2018全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十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59-264
201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