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数学与善":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实质

  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实质在于对现象和本体作出不同于大陆理性主义传统的理解。要达到对现象和本体的新理解,就要结合他对可感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划分。而对数学的普遍有效性及其界限的思考,与康德的二分思想密切相关。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处理前批判时期到批判时期的过渡当中康德对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性质的思考如何导源了他的二分思想;第二部分则集中考察批判时期数学的体系性效应。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康德式批判立场的证成必须借由对数学的普遍有效性和有效性界限的证成。批判哲学体现了不同于大陆理性主义所持有的"数学与善"之间具有一致性的立场。

时间-空间 智能 感性 构造 数学

王咏诗

四川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一届逻辑与形而上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9-49

2018-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