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干旱地区引种高冰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澳大利亚优势牧草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首次在我国内陆干旱地区引种试种成功,于1992~1999年间我们分别在不同试验点进行该草的适应性、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饲喂效果、抗逆性、咸水灌溉、旱地退耕还草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冰草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耐盐碱、分蘖能力、适应性及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可以在海拔500~1300m种植,植株高度1.2~1.75m,株分蘖数为40~110个,生育期149~168天,青绿期比较长,一般在210天左右,产干草22000kg/hm<”2>,水肥条件略好的地,产干草30000kg/hm<”2>,产种450~750kg/hm<”2>,千粒重6g左右,发芽率90℅~98℅;营养期粗蛋白18.52℅,此期进行养羊试验(1992年10月~12月),体重增加18.18℅;在-34℃的低温下进行扫雪试验,高冰草无冻害;种子发芽适宜生长含盐量≤1.2℅,耐盐极限2.0℅,可利用矿化度为5.84g/L咸水灌溉,不影响高冰草的正常生长发育;在降水量为250~318mm的旱地在面积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地和其种子田,生长第三年干草产量6598kg/hm<”2>,产种150kg/hm<”2>,旱地用红豆草+高冰草混播(比例1:1),产鲜草13914kg/hm<”2>.高冰草的引进及大面积种植为我区退耕还草、生物改良盐碱地、保护环境等起到了前期试验示范作用.
高冰草 抗逆性 干旱地区 产量测定
赵清 张云生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草业研究室(新疆石河子)
国内会议
海拉尔
中文
366-370
200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