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打捞台湾红色历史的见证文学--蓝博洲左翼文学书写的意义

陈映真先生曾用“消失的左眼”来形容战后台湾社会思想界存在的不平衡症候,本文所要讨论的蓝博洲创作即台湾传统左翼精神脉络里的当代重要成果。30年来蓝博洲坚持不懈创作了大量报告文学和小说作品,《幌马车之歌》《沉尸·流亡·二二八》《藤缠树》等一系列聚焦白色恐怖时代左翼受难者的作品陆续发表出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阶级出身带来的本色底层意识和少年时的阅读经验触动了蓝博洲左翼思想、历史和文学兴趣的萌发。

当代文学 蓝博洲 左翼思想 创作风格

朱立立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厦门

中文

438-448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