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遗产和记忆的传承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圆顶屋(又名广岛和平纪念碑)为例,进一步剖析世界文化遗产和记忆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立原子弹爆炸圆顶屋来传承战争记忆的方法与其他传承战争灾难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传承记忆的目的是告诉下一代灾难给人们所带来的伤害,以及期间所发生的,值得后人警醒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圆顶屋可以说是传递灾害记忆的媒介。关于灾害的记忆是通过把圆顶屋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将碑文刻在圆顶屋上得以实现。20世纪90年代,这种将灾难事件列入世界遗产的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些传承记忆的过程中,将重点阐述把圆顶屋列为世界文化遗址这个过程,并且尝试阐述纪念物和记忆是如何诠释灾害的,以及灾害纪念物与灾害纪念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首先,将回顾一下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其次,将回顾维护圆顶屋遗址的历史。第三,将探讨把圆屋顶指定为世界遗产的背景,并进一步分析其隐含的意义和人们对它的反响之后,将就如何让传承记忆的方式以及使其成为世界遗产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将阐述传承记忆包括人们、灾害物件和灾害记忆之间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 记忆传承 战争灾难 灾害纪念物

滨田武士 和红梅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116-119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