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小流域产流产沙变化过程分析
本研究根据1959~1989年大理河流域岔巴沟实验区的月降雨量、径流量和产沙量数据,分析区域内产沙和降雨、径流的相关关系,以及制约区域产沙的主要因子.通过对流域多年的降雨量、径流量和产沙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降雨量和产沙量的相关性比较低,径流量和产沙量的相关性比较好.同时还分析了流域内淤地坝建设及使用情况和产流产沙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1970年出现产流产沙量骤降和淤地坝建设大发展时期十分吻合;1970年后,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程减水减沙作用分别为8.8%和68.0%.根据双累积线线性关系,反演时段径流和产沙过程,模拟效果较好.本研究不仅验证了该区域水土保持工程的效果,也为建立流域产流产沙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小流域 降雨量 径流量 产沙量
杨迎宾 黄国鲜 童思陈 陈求稳 徐江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 重庆 40007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 重庆 400074 河海大学 南京 210098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讨论会
重庆
中文
142-150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