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防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西方国家的四大致富眼病.统计表明:糖尿病引起的失明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非常高,国内达50%以上,国外发病率为50%~6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①跟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发病率越商.②跟血糖控制好坏有关:血糖控制良好者,发生率低,控制不良者则相反.③1型糖尿病患者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DR发病率高.④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比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DR发病率高.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从临床层次来看,主要体现在视网膜组织缺氧及随后发生的微循环结构损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很多.目前国内通用的是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通过并推荐使用的分期法,即分为单纯型(Ⅰ、Ⅱ、Ⅲ期)和增殖型(Ⅳ、Ⅴ、Ⅵ期).国外将本病分为3期:即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但各种积极的治疗措施能减轻视网膜进一步受损害和挽救部分有用视力,尽量避免患眼视力的完全丧失.通过全身治疗和眼部治疗,设法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以改善视网膜功能,挽救部分有用视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王秉农

国内会议

福州市科协2012年学术年会

福州

中文

318-320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