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十一五”四川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抗病性评价

枯萎病和黄萎病分布全世界各个棉区,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土传病害。对育种单位培育的品种开展抗病性评价,不但可以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还能帮助育种部门有针对性地选育抗病品种,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优势。采用人工病圃鉴定法,2006~2010年对参加四川省棉花区域试验的116个棉花品种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虽然参试品种没有对枯萎病免疫的品种,但四川区试品种对枯萎病具有较好抗病性,有112个品种对枯萎病达到抗病或高抗,占总参试品种的96.55%,高抗枯萎病的品种有12个,占10.34%;仅4个品种对枯萎病表现为耐病。参试棉花品种的对黄萎病的抗性要比对枯萎病的抗性差。116个参试品种没有对黄萎病表现为免疫和高抗的,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的有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6.90%,对黄萎病表现为耐病的有105个,占90.52%;感黄萎病品种有3个。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四川棉花品种对枯萎病抗病性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对黄萎病的抗病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抗黄萎病育种也仍然应该作为以后棉花抗病育种的主攻方向。通过抗病筛选,在“十一五”期间四川先后育成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川棉118、川杂棉16、川杂棉17、川杂棉19、川杂棉33、川杂棉21、川杂棉22、川杂棉23、川杂棉29、川棉36号、川杂棉28等lI个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川杂棉25和川杂棉26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路棉6号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部分抗病品种在四川省内外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出了抗病品种良好的应用前景。

棉花 品种资源 枯萎病 黄萎病 抗病育种

曾华兰 叶鹏盛 何炼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简阳64140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宜昌

中文

396-396

2011-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