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世俗到神圣:狩野山雪《长恨歌》绘卷中杨贵妃形象研究

本文探讨图像与文化翻译的问题,以日本画家狩野山雪所绘《长恨歌》绘卷中的杨贵妃形象为例.绘卷分上下两卷,现藏于爱尔兰Chester Beatty Library.此画创作于江户时代初期,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文本.白居易这首诗歌在第九世纪左右传人日本.由于此诗歌流畅易读,加上平安时期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益增加,这首诗歌在宫廷非常受欢迎,自此杨贵妃与唐明皇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受到日本许多文学家,剧作家与画家的喜爱,不断以这个爱情为主题或主要情节为架构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和绘画.不过,和前人所不同的是,狩野山雪这幅作品是史上第一件完整描绘整首诗歌的绘画作品.目前学界对这件作品已有不少讨论,这些学者的讨论集中在图像与文字来源,狩野山雪到底参考了哪些中国画家的作品,其文字参考了哪些版本的《长恨歌》等.本文尝试从一个较大的文化脉络来探讨这件作品的意义,本文所关心的问题是:狩野山雪如何诠释杨贵妃这个角色?和《长恨歌》原文有何不同?江户时期对杨贵妃的接受观点如何影响到狩野山雪的艺术?本图像对当时的文化来说有何意义?本文认为,此《长恨歌》绘卷揭示了图像、文化翻译、宗教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联.

绘画作品 《长恨歌》 人物形象 狩野山雪 日本

苏文惠

芝加哥大学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323-353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