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时间超声波辐照对棉铃虫的四种酶活影响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er),属于夜蛾科(Noctuidae),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具有听器,位于后胸两侧,并且最佳调谐频率范围是15~30kHz.当棉铃虫飞翔时可以发出超声脉冲,并且伴随着虫子的飞翔活动,这些超声信号出现或者消失.当少量棉铃虫飞翔时,超声脉冲比较稀疏,但多头蛾飞翔时,超声脉冲密度显著增强. AChE是昆虫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醋酶,尤其是在胁迫条件下它在胆碱能神经激素系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当棉铃虫成虫暴露于超声波驱虫器LHC20所发出的超声波时,其AChE活性显著增加。和某些脊椎动物暴露于噪声辐照下AChE活性增强的结果一致。但超声波辐照时间和AChE活性变化之间并不存在单调线性关系。虽然三组测试组棉铃虫的AChE活性都有所增长,但是6h和12h测试组的增长幅度很大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而24h测试组增长幅度非常小,几乎与对照组没有差异。 抗氧化酶是由氧化胁迫诱导的。因此,棉铃虫成虫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预示着体内氧自由基浓度的增加,也就是说超声波辐照对棉铃虫产生了氧化胁迫。本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暴露于非蝙蝠特征超声波辐照下,棉铃虫成虫的CAT和POD活性都显著增强,这些结果和有关噪声刺激脊椎动物引起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的报道一致。本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非蝙蝠特征超声波对棉铃虫而言类似于一种噪声的假说。

棉铃虫 超声波 辐照时间 酶活性

查玉平 陈京元 雷朝亮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害虫物理防治技术专题学术讨论会

武汉

中文

112-11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