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制衡行为--以欧盟与东盟关系为例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欧盟—东盟区域间关系,采取量化的方法来分析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进而探讨多边跨区域关系对不对称性产生制衡作用及其效果.不对称性之所以值得引起重视,是因为它在处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区域间关系中”不对称性”的概念化与制衡行为二、欧盟与东盟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三、东盟在区域间”不对称性”关系中的制衡行为通过欧盟与东盟关系,本文对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和制衡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学界对”不对称性”关系的理论解释,以及对欧盟与东盟关系的考察。认为,以区域性解释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持。经过对区域性的量化分析后,实力因素的差距仍然是构成”不对称性”的指标性因素,但是基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特殊性,内聚力和制度化程度是考察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指标性因素,该指标的大小对区域间关系的不对称性有直接影响。作为干扰变量,全球化进程的不均衡也对区域间关系的”不对称性”和制衡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但由于无法精确量化,本文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文的解释力。与冷战时期的结盟不同,东盟制衡行为更多是维护身份和独立性的一种手段,尤其在东盟内部实力尚未大幅度提升,并还没形成强有力的地区竞争力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性选择虽不是最佳但非常有效。通过本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东盟依靠的所有外部力量中,在不考虑安全因素的前提下,东盟10-3(中、日、韩)潜力巨大且制衡作用明显,同时也能发现,除了地理位置、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外部力量也有可能向内部力量转化。

外交关系 不对称性 制衡机制 东南亚国家联盟 欧洲联盟

肖斌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八届年会)

昆明

中文

441-457

2011-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