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采用任意曲线坐标建立了连云港海区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连云港海区潮流为悬转流,含沙量场分布为南部靠近废黄河口海区含沙量较高,而连云港区含沙量相对较低,含沙量由岸向海逐渐降低等模拟成果与前人研究的一致.通过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研究表明,连云港及徐圩港口门及航道横流基本小于0.5m/s.航道回淤呈现中间高两头低分布,峰值位于口门外侧,向港内及外海回淤强度逐渐降低.徐圩航道的泥沙回淤强度要大于连云港主航道.大风天回淤强度将为正常天的50多倍,但小于0.23m/d,基本不存在骤淤碍航问题,同时将田湾核电站取水口向海延伸1600m,可较好地消除连云港港区延伸及徐圩港区新建后对核电站取水的影响.
港口 泥沙回淤 潮流运动 含沙量分布
谢军 丁琦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609-617
2011-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