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佛学的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自然精神、思辨精神等方面,限于篇幅,本主要围绕前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首先,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过程及规律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谐共生、互补融合及其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其次,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在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上强调适应、调和、包容、融合,在理论思维上强调不同学说之间的一致性、统一性,在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突出对不同学说的会通与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注重对不同方面的融通等,对于今天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包容和协调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在当代社会道德伦理建设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第四,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对于佛教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发挥自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佛学理论 宗教信仰 伦理精神 文化价值
洪修平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05-211
2014-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