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分析
“胡焕庸线”作为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备受推崇.然则,在新的剧变的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胡焕庸线”及其所表达的地理意义是否稳定,亦备受关注.本文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四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微减、西北半壁人口微增,西北半壁具有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2)中国人口空间集疏格局与胡焕庸先生当年描述仍然基本一致,但两侧人口密度梯度均向高值演进,东南半壁高值梯度的频数显著增长、西北半壁中高值的频数显著增长.此外,东南半壁人口负增长区域显著扩张、西北半壁人口多表现为正增长.(3)影响“胡焕庸线”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其中自然环境本底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特征,但是人口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对“胡焕庸线”稳定性的干扰也非常显著.(4)未来时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密度梯度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西北半壁的人口份额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人口分布 地理环境 历史演变 数据处理
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838-851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