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凉寺窑御用汝瓷和刘家门窑钧瓷的对比分析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在北宋后期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其胎呈香灰色,釉层较薄,釉色有天青、天蓝、淡青、豆青、月白等,烧造技法以满釉裹足、支钉烧造,钉痕如芝麻粒大小;制作精细、工艺精湛,被列为宋代名瓷之魁首。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刘家门窑是钧瓷民窑地层结构遗存较为完整的窑址,其制瓷历史从北宋晚期到元末,在时代上被考古发掘专家划分为3期5个阶段。由于两窑的地理位置接近,且刘家门窑既烧钧瓷又烧类似于汝瓷的青瓷,一些产品看起来相似,民间一直流传有“钧汝不分”之说。为了解清凉寺窑御用汝瓷和刘家门窑钧瓷的起源关系,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无损测定清凉寺窑御用汝瓷和刘家门窑钧瓷样品胎、釉中的主量化学组成,用扫描电镜测试了两种瓷器的胎釉显微结构。

文物考古 宋代瓷器 胎釉结构 古物鉴定

李国霞 赵维娟 李融武 孙洪巍 赵文军 承焕生 李威 鲁晓珂 温昶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52,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5,中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450000,中国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上海200433,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

国内会议

’1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景德镇

中文

49-50

2012-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