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居民桶装水消费实践与可持续消费-基于-个鄱阳湖区乡村的个案调查

  可持续消费动力一度受到环境或资源中心论的影响,被认为是工具性的,有赖于消费者个体行为改变、信息的提供、市场的规范以及技术的提高等,暗含着对消费主体的假定,即假定消费者是自主的、理性的、功于计算的,独立决策的个体。但却忽略了示土会的、结构系统等因素对人们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限制或影响,给予可持续消费以社会学视角的考虑成为必然。个体饮用水的使用是一个关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议题。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在考察乡村社会居民饮用水来源从自然水-自来水-桶装水的变迁过程,认为饮水的消费实践受到基础条件、消费场域、文化、社会实践等都对村民饮用水消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饮用水消费实践与上述因素一起重塑了人们饮用水来源的选择。而这种对饮用水的消费方式变化背后在折射出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城乡差距的同时,也对水的环境产生了不良后果,村民保护意识的减弱、生活垃圾随意处置等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推进,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层面上实现可持续消费应引起重视。

饮用水消费 农村居民 消费行为 可持续消费 鄱阳湖区

李立文 余冲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消费社会学研究“”论坛

哈尔滨

中文

70-83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