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厚壁毛竹叶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运用常规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对厚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叶片内ATP酶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厚壁毛竹叶肉细胞之间有许多的胞间连丝,细胞膜和胞间隙上沉积有大量的ATP酶反应物。薄壁鞘细胞膜上分布有大量的ATP酶反应物,并表现出明显的极性分布的特点,薄壁鞘与束内鞘之间的角隅处沉积有大量的ATP酶活性产物。SE-CC复合体和周围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非常少,没有明显的共质体联系,小维管束中伴胞为普通伴胞,且细胞质和细胞膜上沉积有大量的ATP酶活性物质。由此得出,毛叶中的韧皮部装载属于质外体途径,同化物最初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兼有的方式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然后通过束内鞘细胞的主动排出进入质外体途径,并最终进入SE-CC复合体。

厚壁毛竹 ATP酶 同化物 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定位

刘腾飞 于芬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安徽霍山

中文

52-55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