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添加剂对苯焚化时黑烟中所含PAHs之探讨

在进行相关高科技产品的研究之际,台湾地区每年产生数量可观的废有机溶剂.本研究针对其中对人体伤害性大、具有苯环结构的苯(benzene),以实验室小型液体注射式焚化炉在720℃、810℃加以热处理,同时并由炉体另一侧注入Ca(NO<,3>)<,2>·4H<,2>O添加剂,将焚化所产生的尾气以粒径分阶采样器收集后,分析不同粒径黑烟(soot)中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PAHs)的分布.根据采样分析的结果,空气量的充分提供(富氧)和Ca离子添加剂的添加均可降低soot中所含PAHs的浓度;而PAHs的环数分布方面,富氧及添加剂添中的焚化条件均使低环数(二~三环)PAHs的比例升高,尤其在富氧状况下,所产生的PAHs均多属二~三环,高环数PAHs并未产生.在PAHs的粒径分布方面,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其分布多呈现双峰的形式;而在控制因子方面,富氧状况及添加剂的加入可使PAHs在soot中的分布有朝较大粒径集中的趋势,显示其在较小粒径soot中的分布减少,降低PAHs随”微粒”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风险.

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 苯 金属添加剂 粒径分布

魏玉麟 郑淑燕

东海大学(台中市)

国内会议

第七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1070-1075

200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