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地不同季节大气PCDD/Fs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电子垃圾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普遍采取的以民间作坊为单位,原始、粗放的处理方式使得大量的重金属、POPs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更对当地居民,特别是儿童的健康状况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多氯代二噁英/呋喃(PCDD/Fs)是一类重要的POPs,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尤其是2,3,7,8位氯取代的一组异构体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化合物”。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等电子垃圾拆解地的环境情况展开了调查,结果均显示当地的土壤、河流、大气已经存在非常严重的重金属、POPs污染问题,甚至对周边地区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相比之下,对于全国八大电子垃圾处理集散地之一的清远龙塘镇,仅罗勇等对该区水体、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和PBDEs的分布、含量、迁移特征以及Wu等对该区某一受电子垃圾拆解活动污染的水体中PCBs浓度做了调查。本研究对该区不同季节大气中PCDD/Fs的浓度水平、季节分布特征做了调查,并尝试对当地居民PCDD/Fs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价。

电子垃圾 大气污染 PCDD/Fs浓度 季节分布

肖潇 陈德翼 陈佩 胡建芳 彭平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150-152

201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