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土高原农业旱灾综合评估指数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综合考虑水分亏缺量,持续时间、作物水分敏感度等几个因素,建立甘肃黄土高原农业旱灾综合评估指数。以西峰为例,对旱灾指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主要作物关键生育期间多数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以中旱、重旱发生频率较高;几十年来,冬小麦和玉米关键生长期的旱灾指数均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前者上升幅度略大于后者;旱灾指数的变化与作物气候产量的长期演变趋势呈现出反位相关系,这与旱灾变化的历史实际相符,旱灾指数能够用于该区的农业干旱监测和旱情评估。应用小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冬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时段旱灾指数的周期变化特征,发现甘肃黄土高原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旱灾指数以15年左右的振荡最强。冬小麦拔节至抽穗期的以7年左右的振荡最为显著;玉米全生育期和拔节至吐丝期的旱灾指数均以长周期振荡最明显。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业旱灾的演变趋势做了初步探讨和评估,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甘肃省 黄土高原 农业旱灾 评估指数 小波分析
杨小利 杨兴国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试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试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 甘肃省平凉市气象局,甘肃平凉 744000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试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试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55-60
2007-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