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关中地区的土地问题——以高陵县通远乡为例
1950年初的土地改革深刻改变了旧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广大的雇农和佃农第一次分得了自己的土地,中国的农村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美国学者珀金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土地改革对农业生产有两个消极影响:①土地被授予最贫困的阶级,而他们无法在土地上投资很多;②富农软弱的政治地位影响了他们搞好经济条件的兴趣.他认为,就中国的土地改革整体而言,”主要是由于政治的原因而不是经济的原因”.这种观点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批评,认为珀金斯对土地改革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作用持否定态度或有模糊观念.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上述观点作具体评判,也无意于对土地改革本身作道义上的评价,而是以高陵县通远乡土地状况的变迁过程来做个案分析,力图揭示突现这种地域特殊性的深层次原因。
20世纪中期 关中地区 土地改革
郑磊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70-86
2002-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