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人类学对工程伦理学领域的贡献:考察克利福德·格尔茨

对人类学方法论的洞察可以得出一种职业伦理,这种职业伦理适合向工程师提供有效设计人造物和系统的方法,从而建立起超越社会和文化限制的合理价值.尤其当他们与具有不同文化或亚文化的群体共事时,职业人员必须努力实现复杂的无私性. 杰出的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对异种文化采取了四个方面的分析.他的进路包括a)对活生生的文化符号的阐释,b)当社会传统改变其自身时,关注其流变,c)认识解释学的缺陷,以及d)关注地方性差异. 为了获得维系特定社会成员的价值,格尔茨关注符号的阐释.对异种文化的考察--特别是为了对社会价值作出合理的改变而有意采取的工程学分析--必须注意这种在传统起支配作用的范围内持续进行的、内在文化的转变.由于人类分析能力、忍耐力和道德洞察力等受到限制,阐释必然是有缺陷的.格尔茨敦促职业人员采取微观的视角--指向对具体的地方实践的认真关注. 得到设计合同的工程师,他们越是敏锐地审视这种异于自身价值的网络,也就能越快地发现东道主、接受者的文化与他们自身文化之间联系的节点.伦理上形成的分析使有效的对话成为可能,这将促进对新的人造物的再加工,进而促进新的意义的形成.工程师学习过在一种语言间的、文化间的对话中能说什么.现在到了他们进行实践探索的时刻:在跨文化对话中能说什么.彼此的合作将同时改变职业人员和受益者双方的文化,从而至上的社会利益得以体现.

工程伦理 克利福德·格尔茨 公共利益 交往理论 符号实践 跨文化交流 职业主义

菲利普·赫梅林斯基 程晓东 丛杭青

耶鲁大学

国内会议

2007年工程伦理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97-105

200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