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冠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为了控制各种动物冠状病毒感染,目前广泛应用相应的弱毒苗和灭活苗,前者的接种途径主要是口服,禽类可滴鼻、点眼;后者则进行皮下、肌肉或腹腔内注射.但使用弱毒苗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影响较大,同时存在疫苗毒力返强或与强毒发生基因重组的危险;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主要因为细胞免疫力较弱、局部免疫机制不能建立的缘故.近年来,针对各种动物冠状病毒的防治,含有保护性抗原的转基因植物、DNA疫苗、活病毒载体疫苗、细菌载体疫苗等,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好的产品走向市场.

冠状病毒病 病原体 冠状病毒 致病机制

程淑琴 丁壮

解放军军需大学

国内会议

第六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交流会

合肥

中文

206-211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