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眼针为主治疗中风后癃闭16例

癃闭是临床治疗上较疑难的常见疾病,经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变、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以及肿瘤、妇科等手术引起的神经损伤,临床发病率较高.国内文献报导住院期间29%中重度脑卒中患者会发生癃闭.相关国外文献报导中风后72h内癃闭的发生率为47%.现代医学多采用导尿术等膀胱减压的方法治疗此病,虽能较快缓解症状,但易诱发泌尿系感染,增加患者痛苦.眼针疗法是我院已故著名老中医、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根据《正治准绳》所载华佗论述观目“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观点的启发于70年代研究、发明的,在眼眶周围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是在医疗实践中首创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手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中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广泛的认可。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是阳气之根本,阴液之基础,故选肾区进行针刺治疗。《灵枢·本输篇》云:“肾和膀胧,膀胧者,津液之府也”。《素问》又说:“膀肤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胧区可调整膀胧的机能,如配肾区更有补益肾气之功。下焦指人体的下部,自脐水平以下包括腰、骸、骼、臀、小腹、少腹及内容的泌尿生殖系统器官,肛肠,腹膜及下肢等,凡这些部位患病都可取下焦区穴。

中风后癃闭 眼针疗法 临床疗效

程岩岩 海英 裴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146-147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