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菖县中医医院脑病科2015年07月-2016年05月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自拟通脉止晕汤配合前列地尔、甲磺酸倍他司汀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变化. 结果:经过14d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PCA、RPCA、LVA、RVA、B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例一过性腹泻,观察组1例恶心,未更改方案后1d内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治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眩晕 耳穴压豆 通脉止晕汤 临床疗效

戚慧敏 赵有旭

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山东 莒县,276599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253-255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