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训练引导的运动想象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的研究
目的:通过镜像视觉反馈原理的引导作用,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研究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镜像训练引导下的运动想象治疗,是否更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侧上肢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n=76),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治疗组)每组各38例.A组,为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B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镜像训练引导下的运动想象的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ARAT、Fugl-Meyer(上肢)、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NIHSS、Barthel评分(P<0.05),ARAT、Fugl-Meyer(上肢)(P<0.01). 结论:通过以镜像疗法训练为引导的运动想象模式,应用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中,该治疗对上肢功能的康复及生活能力的改善较传统的运动想象疗法有更显著的疗效.
急性缺血性卒中 镜像训练 运动想象治疗 上肢功能 临床疗效
佘君慧 罗娟 林亦文 游桦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科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河南开封
中文
338-341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