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后空间再利用策略和实例剖析
作为首都和超大城市,北京面临一系列大城市病,并处于城市转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国家提出了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来解决北京城市病并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研究,目前疏解空间可以分为一般制造业、专业市场等六类,主要分布在半建成区和绿化隔离地区,在北京总规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双控的背景下,是极为珍贵的空间资源.本文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后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疏解空间自上而下功能引导和自下而上空间适配的再利用策略,同时以目前的实践为例,总结疏解空间再利用的五种实施模式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规划衔接和政策缺位问题,并结合北京目前的规划体系和政策基础,提出解决方案.
非首都功能区 空间再利用 规划体系 政策扶持
李毓美 李惠敏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