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视角的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对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总量的描述性分析,构建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AHP-熵值的组合赋权方法、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全面比较地区制造业要素指标、效率指标、显性指标、技术指标、环境与能源指标,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上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短板在于要素获取能力、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能力;中部六省制造业具有各自特色,呈现不同发展层次和态势.中部六省应当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要素获取能力;维持和推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实业的时接;加强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能力,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部六省各省特色,建立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实现制造业行业错位配置.
中部地区 制造业 经济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差异
吴重仪 吴传清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3-106
2017-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