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供方诱导需求测度分析--基于匹配的方法

在诸多导致医疗费用急速增长的因素中,供方诱导需求(Supplier-InducedDemand,SID)特别值得关注.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的横截面数据对23594个劳动力居民展开研究,并定义门诊率、住院率、次均门诊费用和年住院费用四个指标以捕捉供方诱导需求效应.利用“知情患者”(InformedPatients,IP)的概念来消除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假设“知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中不存在供方诱导需求效应并以此为控制组,普通患者为处理组,利用两部模型(Two-Part Model)和粗略精确匹配(Coarsened Exact Matching,CEM)的方法控制两组的医疗保险、健康状况和就诊级别及原因等,首次分析了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供方诱导需求及其强度.结果发现,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门诊服务存在非常强烈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供方诱导需求,估计次均门诊诱导费用为680.45元,占次均门诊费用的56.69%,但并未捕捉到住院服务利用中供方诱导需求的存在.受限于本研究的住院服务利用指标和样本量,更为稳健的结论应该在进一步剔除住院率、住院次数、普通患者的社会网络影响和年龄结构差异之后做出.

供方诱导需求 医疗费用 信息不对称 服务质量

司亚飞 苏敏 杨泽森 周忠良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49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

北京

中文

128-146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