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巩膜炎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巩膜炎,在巩膜病变中最为多见.根据炎症损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表层巩膜炎及巩膜炎.表层巩膜炎具有复发性、自限性;深层巩膜组织的炎症常合并角膜炎和葡萄膜炎,其病情和预后比表层巩膜炎严重,其中少数坏死性巩膜炎极具破坏性,预后不佳;后巩膜炎较少见,诊断较为困难,易导致漏诊、误诊.巩膜炎属中医学“火疳”范畴,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巩膜炎引起的舌状角膜炎中医称为“白膜侵睛”,反复发作病愈后遗留的青灰色瘢痕中医称“白睛青蓝”.巩膜炎的发生主要与“火、热、瘀、湿”相关;从脏腑辨证,白睛属肺,与肺的功能失调最为相关。肺的功能失调包括肺经郁热、肺阴不足,病机可从发病、病位、病性、病势、证侯病机、病机转化六个方面来认识。因为本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常有全身疾病伴随。临床需采用全身宏观辨证与眼局部微观辨病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分为四个证型为肺经郁热证、火毒蕴结证、风湿热攻证、虚火上炎证。治疗还包括专方专药、外治法、针刺治疗、饮食疗法、情志疗法等方面。

巩膜炎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张殷建 李超然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第三次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05-312

2017-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