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部分摘要)
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GON)指的是发生于青光眼患者中具有一定特征的视神经病变,表现为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或象限性丢失、杯盘比增大、盘沿组织丢失等.GON见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最常见的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glaucoma,PACG).GON的确切机制尚待澄清,传统理论可归纳为机械学说、血管学说、应激学说、跨筛板压力差等。一旦有明确的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证据,在控制好眼压的同时,应进行视神经的保护治疗。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患者的依从性现亦被列入青光眼的一项危险因素:用药方案越复杂,患者的依从性会越差,因此要尽量将用药种类和用药频次降到最低,达到最高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依从性
刘爱伟 韦企平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of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y Mainz,Germany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08-1111
2017-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