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地区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地区是中国第二个大规模投入开发的煤层气区,尽管许多煤层气井已经投入生产,但对于研究区煤层气的成因依旧没有形成系统认识.为了理清研究区煤层气组分特征、来源和成因类型,指导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韩城地区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研究区内17块样品进行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表明样品Ro(%)分布在1.74~2.59之间,平均Ro(%)在1.9~2.2之间,整体热演化程度较高,属于贫煤。Scott提出的次生生物成因甲烷生成阶段煤的Ro在0.3%-1.50%,对比韩城地区Ro值,认为韩城地区煤层气为热成因。韩城区块煤的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一般在60%~85%之间,平均约70%左右,属于中、高镜质组含量。镜质组是生成热成因气最主要的母源物质,而该区块镜质组含量最多,为热成因煤层气的大量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惰质组次之,惰质组含量一般低于40%,平均为23.56%左右,由于煤变质程度较高,全区壳质组含量较少,几乎不发育,属于腐殖煤。本区煤中矿物含量较低,且主要以单体形态赋存在煤中。
煤层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理 赋存特征
郭郁 刚文哲 赵靖舟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西安石油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41-242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