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准噶尔盆地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发育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6套烃源岩,其中二叠系湖相烃源岩是盆内主力烃源岩.6套烃源岩对应的原油在盆地内均有发现,其中石炭系油气主要分布于陆东-五彩湾地区,二叠系油气广泛分布于西北缘、腹部与东部,三叠系原油仅分布于东部,侏罗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部与南部,白至系和古近系原油仅分布于南缘。本研究共采集区内140余个原油样品,主要分布于克拉美丽、腹部、玛湖和南缘,原油类型多、来源多、成熟度变化大。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有较大差别,从高到低分别为南缘中部、克拉美丽、腹部和玛湖地区。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高低与原油成熟度(密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通常成熟度越高(密度越小),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越高,但同时要考虑到次生作用的影响。金刚烷指标结合常规的生标可以很好的区分油气来源以及判断成熟度。

原油样品 金刚烷类化合物 分布特征 成熟度 次生作用 准噶尔盆地

蒋文敏 熊永强 李芸 张莉 雷锐 吴宗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3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858-859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