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判定标准的构建及临床验证
目的:形成痰液潴留的共识性表述,构建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的判定标准,并对该判定标准进行临床验证,评价其评定者间信度和准确性。 方法:研究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由研究小组对25名医护人员进行2轮咨询,形成痰液潴留的共识性表述,确定判断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的临床指征。进行论证后,构建出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的判定标准。第二部分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判定标准进行临床验证。评定者间一致性测定由两名评定者同时依据该判定标准对20名患者进行76例次测评,计算指征评估的一致率,并进行Kappa分析。准确性测定是由研究者依据判定标准对58名患者进行361例次测评,评估在责任护士拟对患者进行助排痰前进行,记录患者的排痰结果。以助排痰后患者排出痰液为阳性、未排出为阴性作为参照标准,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结果:形成的痰液潴留表述为不能将各级支气管分泌物有效咳至口咽部,导致分泌物在气道内不正常地聚集停留,基本特征是听诊闻及中央气道(肺段以上支气管)痰鸣音。构建的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判定标准为无效咳嗽和听诊痰鸣音同时具备,伴或不伴主诉有痰咳不出、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困难、发绀。两位评定者对判定标准每项指征评估的一致率均大于85%,Kappa值为0.79。该判定标准的灵敏度为80.51%,特异度为91.57%,ROC曲线下面积为0.86。 结论:研究形成了痰液潴留的共识性表述,构建了非人工气道老年患者痰液潴留的判定标准,经初步的临床验证后,显示出了较好的评定者间信度和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可为临床工作人员判断痰液潴留提供参考依据。
痰液潴留 诊断标准 非人工气道 老年患者
刘雪娇
北京同仁医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1
2017-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