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分娩方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分娩方式与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并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56例产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总数18948例,其中剖宫产10206例(53.86%),发生下肢DVT51例(0.499%);顺产8742例(46.14%),发生下肢DVT5例(0.057%).剖宫产后下肢DVT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χ2=9.97,P<0.005).每年的剖宫产例数和下肢DVT发生情况之间呈正相关(rs=0.89,P<0.05),即剖宫产率越高,下肢DVT发生率越高.56例下肢DVT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45例仅药物治疗,4例手术和药物结合治疗,5例采用气压梯度结合抗凝治疗,5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药物治疗. 结论:剖宫产妇女下肢DVT的发生率较顺产者高,溶栓及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DVT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及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可减少DVT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分娩方式 溶栓疗法 抗凝疗法

杜玲娟 杨镛 杨国凯 万嘉 李国剑

云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 650021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