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二氧化硫对脓毒症大鼠动脉压力反射的影响

目的:动脉压力反射(arterial baroreflex,ABR)是心血管功能调节的重要机理,本文主要探讨二氧化硫(SO2)对脓毒症大鼠ABR功能影响及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雄性Spargue-Dawley(SD)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①假手术(SO)+生理盐水(Saline)+静脉注射(iv)组;②CLP+Saline+iv组;③SO+SO2+iv组;④CLP+SO2+iv组;⑤SO+aCSF+NTS(双侧NTS微量注射)组;⑥SO+SO2+NTS组;⑦CLP+aCSF+NTS组;⑧CLP+SO2+NTS组;⑨CLP+KYN+NTS组:⑩SO+aCSF+SO2+NTS组(预先双侧NTS注射aCSF,而后再在同一部位注射SO2);(11)SO+KYN+SO2+NTS组(预先在双侧NTS注射KYN,而后再在同一部位注射SO2).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5min和30min3个时间点测定大鼠ABR功能. 结果:①同一组内不同时相ABR值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SO+SO2+iv组,CLP+SO2+iv组,SO+SO2+NTS组,CLP+SO2+NTS组,SO+aCSF+SO2+NTS组给药后5min和30minABR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CLP+KYN+NTS组明显升高(P<0.05).②相同时相不同组间ABR值变化结果:给药前,CLP+Saline+iv组明显低于SO+Saline+iv组或SO+SO2+iv组(P<0.05),CLP+aCSF+NTS组明显低于SO+aCSF+NTS组或SO+SO2+NTS组(P<0.05).给药后5min和30min,CLP+SO2+iv组明显低于CLP+Saline+iv组(P<0.05)或SO+Saline+iv组(P<0.05),CLP+SO2+NTS组明显低于CLP+aCSF+NTS组(P<0.05)或SO+aCSF+NTS组(P<0.05),CLP+KYN+NTS组明显高于CLP+aCSF+NTS组(P<0.05),SO+KYN+SO2+NTS组明显高于SO+aCSF+SO2+NTS组(P<0.05). 结论:体内SO2生成增加对脓毒症大鼠ABR功能有降低作用,该作用不仅通过外周静脉系统发挥作用,而且可能通过中枢NTS影响ABR功能;SO2对大鼠ABR功能的调节,可能与谷氨酸(Glu)促离子型受体激动有关.

脓毒症 发病机制 动脉压力反射 二氧化硫 谷氨酸

李斌 乔文辉 杨欢 柴琛 鲁彦 曹农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424-431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