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体位及手法整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体位及手法整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的OVCF患者15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PKP治疗,73例;对照组:单用PKP治疗,84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20~62min,平均(27.4±15.3)min,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1~8.5mL,平均为(4.4±1.5)mL,骨水泥分布良好,未发生骨水泥泄漏;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5~30min,平均(21.1±6.1)min.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7~8mL,平均为(3.8±1.5)mL,骨水泥分布良好,骨水泥渗漏3例,未引起明显不良后果.两组分别行术后、术前比较,术后3d椎体高度增加、后凸Cobb角下降、VAS评分降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h、3d、3个月椎体高度升高、后凸Cobb角降低、术后3d VAS评分下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位及手法整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OVCF与单纯PKP比较,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且骨水泥泄漏发生率亦相对较少,安全可行,实用性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法整复 临床疗效

马富海

国内会议

第二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兰州

中文

205-210

201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