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肾阳不足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讨论
在传统医学中,抑郁症属”郁证”、”脏躁症”、”百合病”等范畴.在以往的中西医研究中,多数学者通过建立相关动物模型试验提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脾胃虚弱,肝郁失疏泄等病机相关.而近年来不少学者又在临床试验上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肾阳不足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应用温阳的药物对改善抑郁症的症状及提高神经递质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传统医学肾阳不足发病机制联系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阐述了传统医学肾阳不足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温阳类中药药物在临床对抑郁症的治疗上的重要的意义.在中医中药上多应用疏肝理气,滋阴清热的药物,而肾阳不足病机则少有提出。而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发病机制多与单胺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假说,及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以等神经递质及肾上腺激素水平相关,笔者从通过温肾阳药物可针对抑郁症发病机制改善抑郁症状和病情,以及论述现代医学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与中医的思维、理论及传统经典相结合,指出温补肾阳,温阳散寒等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重要性。笔者从肾阳不足这一点进一步补充论述了中医抑郁症病机与证型,为今后临床上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辩证与治疗方法、新的视野、观点及治疗思路。
抑郁症 发病机制 肾阳不足 温阳类中药 药理活性 临床疗效
许长风 吴佩莅 杨东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神经内科,四川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四川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精神卫生学术大会
开封
中文
203-208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