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分为炎症限制于大肠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炎症能够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并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研究者的关注.在1950-2010年这20年进行IBD流行病学的统计,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的最高发病率分别是6.3/10万、19.2/10万、24.3/10万;克罗恩病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的最高发病率分别是5.0/10万、20.2/10万、12.7/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IBD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逐年增加,将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有研究发现我国近几年对IBD病例报道相关的文献越来越多,其中在1981-200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就发现有10218例,在1990-2003年发现了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和515例克罗恩病患者,IBD患者在我国越来越常见,已经受到很广泛的关注.当前干细胞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以发生较少的不良反应更为人们研究热点。在移植治疗IBD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目前更多的还处于理论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并对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对移植治疗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为MSCs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炎症性肠病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不良反应 疗效评价
邢艳粉
河南省中医院检验科 郑州450002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330-334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