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辅助筛查前列腺癌患者的作用研究
目的:评估PLR和NLR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至2015年PCa和BPH住院患者96人;分析两组患者初诊PLR,NLR差异性,评估其诊断价值. 结果:PCa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03.6(IQR,88.1-120.7),BPH患者的PLR中位数为127.2(IQR,91.0-183.8),PCa初诊患者的P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11);PCa患者NLR中位数1.95(IQR,1.4-2.8),BPH患者NLR中位数2.6(IQR,1.7-4.5),PCa初诊患者NLR明显低于BPH初诊患者(P=0.008);应用ROC曲线分析,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64(95%CI,0.554-0.773),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536-0.750),两指标均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计算PLR和NLR的最佳cutoff值,PLR小于145,NLR小于2.55作为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的依据,PLR小于145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高达92.9%. 结论:PLR,NLR可作为有价值指标在PCa和BPH初诊患者中筛查PCa患者.
前列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 敏感度
魏高辉 孟宪春 宋倩倩 郑配国 明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河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83-489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