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用中性粒细胞CD64刺激指数法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研究

目的:建立了检测结核杆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刺激指数方法,并将检测结果与IGRA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评价其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以期建立一种应用流式细胞术诊断肺结核病的检测技术. 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4月本院51例肺结核患者,50例非结核性细菌感染患者,48例健康对照人群标本,分为肺结核病组、非结核性细菌肺感染组、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标本经ISAT-6、CFP-10刺激前后血液标本中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强度,计算出刺激指数(SI),并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比较,评价其诊断效能. 结果:肺结核组CD64刺激指数(SI)为4.04±1.75,显著高于非结核性细菌感染患者组(1.46±0.37,P<0.01)和健康对照人群(1.06±0.11,P<0.01).SI诊断临界值为1.97.根据诊断临界值判断结核菌感染结果,51例肺结核组中阳性46例,灵敏度为90.2%,50例非结核细菌感染组4例阳性,特异性91.2%48例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肺结核组全血标本的IGRA方法与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SI值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X0.05(1),P>0.05). 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SI值检测方法可能成为结核杆菌感染诊断方法之一.

结核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CD64 刺激指数法 流式细胞术

陈雷 张志国 房丽娜 郭萍 孙庆国 崔巍 薛书尊

解放军一五五医院检验科,河南开封475003 解放军一五五医院传染科,河南开封475003

国内会议

首届中原检验医学论坛

郑州

中文

517-521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